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系统边界及路径研究
周伟, 沈镭, 钟帅, 等
资源与产业    2021, 23 (4): 94-104.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10622.001
摘要272)      PDF(mobile) (1254KB)(15)    收藏

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自然资源政策制定与管理实践的迫切需求。本文根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求界定了生态产品的概念内涵,构建了生态产品价值的系统边界。在边界内从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构成、生态产品核算、权衡等方面论述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本文还利用生命周期规律构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生态产品、核算、权衡、生产、交易、消费等单元过程。在对生态系统及生态产品进行实践分析基础上,总结了生产、交易、消费三个关键环节的可选路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选择的实质是界定不同交易方式,并将各生产阶段产出的生态产品转化为消费阶段的消费品。生产阶段的核心是生产要素的输入者和输入方式,消费阶段重点是支付者,而支付者与生态产品的消费类型相关。参考路径开展不同生态系统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流程分析与总结,对于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北部湾盆地W油田流一下亚段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张辉,周伟,孙乐,等
资源与产业    2017, 19 (2): 66-75.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70323.014
摘要113)      PDF(pc) (8283KB)(599)    收藏
北部湾盆地W油田区块主要目的层流沙港组流一下亚段储层横向变化复杂,储层孔、渗差异较大。采用常规储层物性、测井解释、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W油田流一段下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并根据沉积、成岩作用的影响,分析储层质量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流一段下储层岩石类型以石英砂岩和长石质石英砂岩为主,分选较好,呈次棱角—次圆状,物性表现为中—高孔、高渗特征。沉积微相类型是该区储层质量的主控因素之一,扇三角洲前缘沉积河口坝、辫流坝物性最好,辫状水道次之。成岩作用对研究层段的改造作用较为强烈,研究层段所处的成岩阶段为早成岩B期和中成岩A期,发育3个优势孔隙带,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溶蚀孔、粒内溶蚀孔、填隙物内溶蚀孔和铸模孔,造成储层孔渗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粘土矿物填充吼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安徽省宁国市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周伟,郑娟尔,袁国华
资源与产业    2016, 18 (6): 45-51.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61223.013
摘要226)      PDF(pc) (935KB)(490)    收藏
文章根据对宁国市资源环境状况的分析,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利用综合指数法,从土地承载力、水承载力、地质环境承载力3个方面,对宁国市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展了评价。结果得出:宁国市耕地承载力超载,建设用地承载力、生态用地承载力、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盈余,地质环境承载力均衡。通过结果分析为促进宁国市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航空物探遥感类矿产资源项目 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李建国,周伟
资源与产业    2015, 17 (1): 27-34.  
摘要879)      PDF(pc) (3335KB)(816)    收藏
在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确定矿产资源项目信息管理流程,建立项目隶属关系和三级管理模式,实现项目、课题的变迁和项目历史的追溯,完善项目信息的查询统计分析功能。管理系统采用J2EE的SSH2开发框架技术,并与中心现有项目系统实现了应用集成和数据集成,完成了中心近年来矿产资源项目的信息采集、加工、录入,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在航遥中心推广应用,加强了对项目实施过程和经费执行情况的监控,同时也为同类项目管理系统开发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基于问卷调查的土地督察业务范围改革研究
黄霜,周伟,杜新波
资源与产业    2014, 16 (6): 118-123.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4.06.018
摘要1062)      PDF(pc) (1300KB)(827)    收藏
为了分析不同区域国家土地督察业务范围改革方向,文章基于土地督察体制改革调查问卷数据,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仅1/3的被调查者认为不需要增加土地督察业务;2)各派驻地方土地督察局对督察业务范围的建议存在差异性;3)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位的被调查者对土地督察业务范围的建议也有所差异。研究结论:仅参考被调查者的意见,土地督察业务范围改革很有必要,并且改革方向应考虑各局差异,9个局土地督察业务范围的改革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6. 矿产资源开采土地损毁及复垦潜力分析
周妍,周伟,白中科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5): 100-107.  
摘要1266)      PDF(pc) (1295KB)(1199)    收藏

基于数理统计、典型调研、文献分析、专家咨询、趋势外推和区域类比等方法,测算了我国矿山开采损毁土地系数、可复垦率和复垦利用比例等参数,在此基础上测算和预测了2020年前我国矿山开采损毁土地的面积、待复垦损毁土地的面积以及土地复垦潜力。结果表明:1)我国井工煤矿开采平均土地损毁系数为0.31hm2/万t,露天煤矿开采土地损毁系数为0.10hm^2/万t,铁矿损毁土地系数0.30hm2/万t,每亿块砖损毁土地面积13.33hm2;2)至2020年我国矿产资源开采损毁土地面积预计达到806.60×104hm2,其中煤炭开采损毁土地面积最多,为233.93×10^4hm2,待复垦面积为120.20×104hm2,煤炭开采损毁土地可复垦为耕地、林草地、建设用地的面积分别为52.99×104 hm2、55.19×104 hm 2和12.20×104hm2;3)我国矿山开采损毁土地待复垦面积潜力较大,2020年前可复垦土地面积308.78×104hm2,其中可复垦为耕地面积148.83×104hm2,林草地面积125.31×104hm2,建设用地面积34.64×104hm2,煤炭开采损毁土地是农用地重点复垦潜力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9)
7. 生态足迹模型在耕地可持续研究中的应用:以兰州市为例
张寅玲,白中科,周伟,等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4): 125-129.  
摘要1844)      PDF(pc) (1372KB)(1101)    收藏

在剖析传统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模型中产量因子和均衡因子的修订,得到改进模型。分别用传统模型和改进模型计算2000—2008年兰州市耕地生态足迹,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过程。传统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兰州市耕地生态足迹增加,生态承载力减少,耕地利用处于生态盈余的弱可持续状态;改进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兰州市耕地生态足迹减少,生态承载力增加,耕地利用处于生态赤字的弱不可持续状态。分析表明,后者更符合实际,说明改进模型更有利于兰州市耕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最后,基于改进模型预测2015年和2020年兰州市耕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耕地可持续指数,并指出提高耕地平均生态生产力的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黄土丘陵区井工煤矿损毁耕地复垦费用研究及实证
靳海霞,白中科,周伟,等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3): 111-117.  
摘要1280)      PDF(pc) (2671KB)(898)    收藏

采用统计分析和情景模拟法,将黄土丘陵区损毁耕地程度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在三种沉陷后地形坡度下进行单体工程设计,得到损毁耕地在不同情景下复垦静态亩均费用:<5°耕地区,轻度损毁4 082元,中度损毁5 455~5 610元,重度损毁11 374~12 283元; 5~15°耕地区,轻度损毁6 635~7 389元,中度损毁7 509~8 262元,重度损毁10 996~11 751元;15~25°耕地区,轻度损毁8 386~9 442元,中度损毁9 259~10 318元,重度损毁12 748~13 804元。费用高低与损毁程度、地形坡度、土方运输距离相关。以中煤平朔潘家窑矿为例,采用MSAS、GIS手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潘家窑矿耕地以轻度、中度损毁为主,平均静态亩均费用7 016元,且费用构成中土地平整工程所占比重最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我国矿业用地现状及其节约集约利用途径
周伟,白中科,曹银贵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4): 41-46.  
摘要1965)      PDF(pc) (1311KB)(1452)    收藏

矿业用地属于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管理的“结合部”,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探索矿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对于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文献综合法,分析了矿业用地的范畴、采矿用地特征以及我国采矿用地供应规模和采矿损毁土地规模;基于采矿过程与土地产生的关系提出了矿业用地少占地、造好地、快复垦和利用好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内涵。并从探矿、可研、采矿、闭矿全程要通过规划、工程节地以及矿业用地改革等途径,实现矿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1)
10. 基于分形理论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王聃同, 袁春, 周伟, 等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3): 147-152.  
摘要1653)      PDF(pc) (1481KB)(1476)    收藏

以湖北省咸丰县为例,借助GIS平台将分形理论应用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特征分析,在研究典型景观格局指数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斑块形状分维数和空间结构盒维数在景观生态学中的量化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咸丰县2007—2010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总体变化趋势为斑块面积增大、斑块个数减少、Shannon多样性和优势度几乎无变化、Shannon平均度、分离度和蔓延度加大,并对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斑块形状分维数和空间结构盒维数的研究分析,表明分维数可以正确地反映出景观类型的复杂性、稳定性以及人类活动干扰强度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影响程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国外棕地治理与再开发政策对我国棕地利用的启示
薛春璐, 周伟, 郑新奇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3): 141-146.  
摘要1539)      PDF(pc) (1474KB)(2851)    收藏

首先介绍了棕地概念的来源及其广义和狭义的定义,然后简要说明棕地特征。在此基础上阐述棕地治理与再开发的意义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介绍了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棕地利用政策法规,简述了我国棕地利用的相关政策,得出我国没有管理棕地的专门政策法规的结论。通过分析我国产业结构情况和土地制度特点,借鉴国外经验,得出我国棕地治理与再开发要结合我国体制,完善棕地治理过程中的土地处置制度;要从集约节约用地角度制定针对棕地利用的政策法规;要将各种手段综合运用鼓励棕再地利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97)
12. 城郊型矿区复垦功能分区研究——以鹤岗市益新煤矿为例
杨延君, 白中科, 周伟, 马萧, 郭利刚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2): 71-75.  
摘要1817)      PDF(pc) (1738KB)(1542)    收藏

益新煤矿作为鹤岗市唯一一座城郊型矿区,矿区范围内城市居民点用地分布较广,占矿区总面积的60%以上。由于开采历史悠久,地表建筑物破坏严重,随着煤炭资源的进一步开采,势必造成更加严重的生态破坏,必须通过土地复垦工程来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考虑省级生态功能区划、园林城市建设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研究区建设用地复垦为生态用地,作为过渡性用地类型。同时根据道路状况及周边环境状况等区位因素,将矿区内废弃居民点建设用地划分为3大主体生态功能区:观赏林区、生态林区、经济林区;对原土地利用类型为农用地的仍复垦为农用地。通过复垦功能分区研究,可以指导矿区复垦工程投资,改善鹤岗市生态环境,促进鹤岗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基于Quickbird数据的土地覆盖类型分形特征研究
袁涛,冯聪,周伟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139-143.  
摘要1570)      PDF(pc) (2930KB)(1572)    收藏

分形维数可以有效地描述复杂纹理特征,传统的遥感自动分类主要利用数据的波谱特征信息,很难充分有效的利用遥感影像的纹理信息。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广泛使用,如何量化纹理特征,根据不同地物的纹理信息进行地物的分类等问题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在对比不同边缘提取算子提取效果的基础上,对4种典型土地覆盖类型的Quickbird数据进行边缘提取,并在MATLAB平台下计算影像样本盒维数,通过对比发现这些土地覆盖类型盒维数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分形维数对遥感影像的纹理信息进行量化,从而利用影像纹理信息对不同土地覆盖类型进行有效区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5)
14. 土地复垦方案实施可操作性分析
杨延君,白中科,周伟,郭利刚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96-99.  
摘要1580)      PDF(pc) (1384KB)(1612)    收藏

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实践出发,探讨土地复垦方案在整个复垦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对方案中涉及的复垦工程的可操作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复垦方案在整个复垦工作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导性意义。2)复垦方案的编制实现了土地复垦与采掘工作同步进行,从总体上确定了复垦方向,把握了复垦资金,保留了珍贵的表土资源。3)复垦工程主要包括土壤重构工程、植被重建工程、配套工程、监测与管护工程等。4)由于复垦方案的静态性不能与采矿活动的动态性相衔接,复垦方案图件比例尺较小,复垦工程未落实到具体地块等原因,使复垦工程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差。若要确保复垦工程具有可操作性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损毁土地初期应以生态措施为主;编制与复垦方案相配套的阶段设计、年度设计;局部工程先行,系统工程综合考虑;制定详细的工程施工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0)
15. 矿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分析
温靓靓, 白中科, 周伟
资源与产业    2011, 13 (6): 34-38.  
摘要3554)      PDF(pc) (1219KB)(1610)    收藏

针对当前我国土地利用的严峻形势以及矿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的重要性,根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理论,对矿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对矿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包括矿区土地利用粗放、矿山开采破坏大量土地资源以及土地复垦成效有待提高等)进行全面、深刻的剖析,进一步探讨了促进矿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发展途径,即:1)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保证持续发展;2)科学规划,合理调控,杜绝土地浪费;3)强化复垦,恢复生态,实现土地循环;4)讲究节约,注重效率,促进集约利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
16. 山西省11个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乔陆印, 周伟, 曹银贵
资源与产业    2011, 13 (3): 77-82.  
摘要5609)      PDF(pc) (1661KB)(1590)    收藏

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省11个地级城市进行评价,然后结合评价结果分析其内在原因。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并运用系统聚类法对其结果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11个地级市在土地集约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集约水平在综合指数上存在断层现象。笔者从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城市性质职能、城市绿化与环境治理4个方面入手,分析了造成这种结果的驱动因素,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其结果对后续山西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6)
17. 生态建设型村庄整治规划研究
曹银贵, 周伟, 王静, 袁春
资源与产业    2011, 13 (1): 138-141.  
摘要1784)      PDF(pc) (1228KB)(1814)    收藏

本文以生态建设型村庄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综述法,系统阐述了生态建设型村庄的基本内涵、存在的问题、整治规划的原则、模式与建议,理清了生态建设型村庄整治规划的体系。研究表明:生态建设型村庄是自然环境开放与循环的统一体,其整治规划是系统地重新认识人与村庄生态系统的关系;生态建设型村庄整治规划的模式是多样的,在整治规划过程中,其模式不是孤立、绝对的,村庄在建设发展的不同时期可对其灵活运用;生态建设型村庄的整治规划工作意义深远,搞好整治规划,一方面有利于村庄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村庄环境和文化等方面的保护。开展此项研究为生态建设型村庄的整治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区域土地集约用地模式研究进展
杨锋, 袁春, 周伟, 钱铭杰, 曹银贵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5): 83-90.  
摘要3459)      PDF(pc) (1436KB)(2301)    收藏

本文探讨了我国在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和市场化背景下不同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系列模式。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综合分析法,从5个角度梳理了当前土地集约利用的不同模式。它们分别是土地集约利用的操作模式、发展阶段模式、空间布局模式、利用规模模式和投入结构模式。同时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基于区域层面的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分类体系,包含3个一级类,12个二级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大城市周边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乔陆印, 周伟, 曹银贵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5): 50-55.  
摘要5485)      PDF(pc) (1337KB)(1388)    收藏

探索具有现状分析、问题诊断、模式评价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是土地集约利用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北京市昌平区抽样调查的15个村庄为例,构建了区域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评价指标赋权重,最后通过加权求和计算出各村的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分值,并依据此分值对昌平区15个村庄的集约利用水平做出了科学而客观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着相当大的空间差异。同时,本文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提高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
杨锋, 袁春, 周伟, 曹银贵, 钱铭杰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4): 67-73.  
摘要6719)      PDF(pc) (1375KB)(1885)    收藏

从城乡统筹角度出发,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城市、城镇、农村作为一个区域整体来研究,并从自然、社会、经济、人为4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影响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为驱动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自然因素包括地质、地形、气候和环境,社会因素包括城市化和城镇化水平、人口密度、技术水平和区位条件,经济因素包括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产业集聚和地价,人为因素包括政策制度、宏观调控和文化习俗等。研究认为,自然因素是限制性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是促进性因素,人为因素是控制性因素,各因素必须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才能促使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基于双因素的城市建设用地预测——以兰州市为例
乔陆印, 周伟, 曹银贵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3): 100-104.  
摘要2409)      PDF(pc) (1227KB)(1541)    收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在不断扩大。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0—2007年兰州市城市建设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口增长拉动与经济增长(GDP)拉动的双因素模型,对兰州市2010、2015、2020年3个时点的城市建设用地进行了预测。从预测结果中可以看出,基于人口增长的建设用地预测结果比较保守,而基于经济增长的预测结果偏大。文中选取适当的调整因子对两种预测结果进行调整,最后得出兰州市201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18 339.9 hm2,2015年的建设用地规模为23 269.8 hm2,2020年的建设用地规模为27 176.0 h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RS和GIS技术在汾河水库上游土壤侵蚀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解蕾 袁春 周伟 钱铭杰 袁涛
资源与产业    2008, 10 (4): 112-115.  
摘要2095)      PDF(pc) (1198KB)(678)    收藏

RS和GIS技术是开展土壤侵蚀研究的有效工具,可以对土壤侵蚀分布与强度的动态变化进行快速监测。以黄河流域汾河水库上游为研究区域,利用Landsat MSS(1976年)、TM(1990年)、ETM+(2002年)三期遥感数据,综合运用RS和GIS技术,对研究区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动态监测。研究结果表明:1976—1990年,研究区土壤侵蚀程度加剧;1990—2002年,土壤侵蚀状况整体好转,局部区域仍在发展,水土保持任务仍很艰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
23. 平朔露天矿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李琳,袁春,周伟,白中科
资源与产业    2007, 9 (3): 0-0.  
摘要636)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北京城乡结合部土地生态利用研究初探
周伟,白彬,袁春,袁涛,钱铭杰
资源与产业    2007, 9 (1): 0-0.  
摘要58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论在土地复垦中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可行性
钱铭杰,袁春,周伟,袁涛
资源与产业    2007, 9 (1): 0-0.  
摘要613)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北京市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周伟,袁春,张菲菲,等
资源与产业    2004, 6 (5): 0-0.  
摘要530)      PDF(pc) (123KB)(1154)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